close

  編者按
   全市鄉村扶貧解困工作啟動後,“第一書記”及駐村工作組迅速投入工作。扶貧解困工作進展如何?市委、市政府對此高度關註。從9月14日起,市委書記王敏與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到特困村深入瞭解基本情況,走訪慰問生活困難家庭,看望“第一書記”及駐村工作組。本報從今天起推出“特困村走訪筆記”系列報道,讓廣大市民群眾進一步瞭解特困村現實面貌,以凝聚更大的力量支持和參與鄉村扶貧解困工作。
  初秋,暑氣還沒有散盡,但連綿幾天的秋雨就著實讓人感受了一下秋涼的滋味。白天的氣溫下降到十二三攝氏度,這在九月的濟南還真是少見。
  雨水滋潤了南部山區的滿山青樹,更給生活在那裡的農村群眾帶來生活的希望。9月14日上午,驅車從市區出發,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南行駛,兩邊的山勢逐漸陡峭起來。
  許多特困村就位於群山環抱中,西營鎮的夏家村也不例外。村裡低保戶夏公一的家並不難找,破舊的木門、狹窄的院落,周邊的二層小樓墊高了地勢,讓他家的院落下雨時更容易存水。夏公一夫妻二人年老體弱、常年有病,家庭勞動力少,家庭收入低,唯一的希望是正在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就讀的女兒夏娟——夫婦二人年屆五旬才得來的孩子。家中佈滿灰塵的牆上貼滿了夏娟的獎狀,明年畢業後她將擔起這個家的一切。 來看望他的人送來了面和油,說著暖心的話,夏公一十分激動:“快喝碗水,到家裡坐坐。”握著老人的手,市委書記王敏囑咐駐村的“第一書記”:“剛來到村裡要深入瞭解村裡和貧困戶的情況,多與鎮里、村裡等有關方面溝通交流,積極探索扶貧解困的思路和方法。”
  和夏家村一樣,三面環山的老峪村吃水是個大難題。1993年,老峪村打了眼井,解決村民飲水問題,但目前出水很少。現在8天才抽滿儲水的水池子,300多口人吃飯吃水在這裡,很多時候都不夠吃。雖然天空下著小雨,但老峪村吃水池的水仍舊非常渾濁,村民說這種水得沉澱好幾天才能吃。
  走訪南部山區的下降甘村、白碳窯村、石門溝村、積米峪村、槲疃村的貧困戶,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房子——古舊的石頭、風化的牆面、長長的裂縫、昏暗的老屋。由於沒有經濟來源,貧困戶的房屋大都年久失修,有的甚至都有上百年曆史。老屋和生活在這裡的貧困群眾,讓人難忘,讓人牽掛。
  兩天后,秋雨依舊。
  再次驅車從市區出發,一路向北,走訪商河縣張坊鄉王老道村、北趙村,懷仁鎮剛家村、生張村,殷巷鎮繩東村、馬家村等6個特困村。
  如果說攤上大病是不幸的話,那麼剛家村80歲的剛守峰老人一家就是不幸中的不幸。老兩口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孫女,這本該是幸福的一家。可不幸的是這五個兒孫均患有腎炎,而且大兒子已經去世。說到這個無情的現實,剛守峰老人本已乾澀的眼眶瞬間濕潤。家庭成員的常年用藥,讓他們家徒四壁。
  車行駛到生張村,雨下得緊了起來。生張村的張功林老兩口年老體弱、無勞動能力。兒子2002年遭遇車禍去世,僅靠兒媳一人外出打工維持生活。老人的孫子挺有出息,在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讀書。全家的希望就寄托在孫子身上。王敏握著老人的手說:“要多保重身體,您孫子很有出息,生活會越來越好的。”
  因病致貧、因殘致貧……特困村的貧困戶基本上都喪失了勞動能力,生活陷入了困頓。鄉村扶貧解困“第一書記”及駐村工作組的到來,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和出路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命運和生活有望徹底改變。  (原標題:走訪特困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45loit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